疆棉身陷“洼地”政策二度出手
疆棉身陷“洼地”政策二度出手
作为国内大的棉花产区,新疆棉的一举一动都极受关注。继6月份的外运补贴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国家再度出台轮储政策,加快疆棉销售。
2007年度后半期,国内棉花市场的延续滞销和价格下跌使新疆棉销售难的问题再度成为业界焦点。6月底,当近百万吨的新疆库存棉花出现积压的消息传出后,自治区政府、棉花企业和相关的贷款银行再也坐不住了。
6月23日,财政部印发了《出疆棉移库花费补贴治理暂行方法》的通知,规定自2007至2010年度,中心财政对在新疆生产并通过铁路运输移库到内地销售的棉花,不分品级和长度,每吨定额补贴400元。
和此同时,为加快新疆棉区内库存棉花的调运进度,铁道部决策,从7月10日起至8月底,将乌鲁木齐铁路局日发运棉花的车皮增加到270个,估计发运量达到60万吨。
直观地看,这些措施的出台会有助于促进新疆棉的销售,加快棉企回笼资金的进度,大大缓解新疆棉库存压力。但形势的进展却往往出人意料,非常是在今年的复杂经济环境和不确定因素频发的情况下。如此短的时间内,随着每天超过1万吨的新疆棉陆续进入内地,到站的新疆棉使内地主销区仓库出现了爆满,市场似乎一夜间到处都被新疆棉充斥着,对本来信心脆弱的市场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新疆棉移库花费补贴政策出台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布料工作装行业产销形势的悲观预期,以及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下跌的相互作用下,国内棉花销售进度依旧缓慢,市场价格一步步走低,新疆棉的蜂拥而至带给市场的冲击逐步显现,新疆棉不但没有脱身而出,反而又一次陷入了“洼地”之中。关键时刻,谁能再拉新疆棉一把?
就在市场一片失落和猜疑声中,2008年8月19日晚,中国储备棉治理总公司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联合公布了《关于收储2007年度新疆棉的公告》,批暂定收储15万吨2007年度新疆生产并经仪器化公证检验的锯齿细绒棉。收储到库高价格为标准级(328级)每吨13400元(指新疆库点)和13600元(指内地库点),其他等级棉花的收储价格按照3%的品级差率、1%的长度差率计算。为支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新疆棉按净重结算,净重结算价格在相应等级棉花公定结算价基础上每吨加400元。
笔者注意到,和2006年度收储新疆棉的公告内容明显不同,本轮收储新疆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收储的范围只限定于2007年度新疆生产并经仪器化公证检验的锯齿细绒棉,未经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棉花不在此次收储之列。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已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进行了棉花整理设备更新改造的棉花整理企业达到564家,其中,有421家企业申报了仪器化公证检验,占到全国720家进行公证检验企业的58.5%。2007年度,全区公检棉花数量561万包、126.4万吨,虽然只占新疆总产量的43.58%,但却占全国申报公检数量的76.4%。此轮定向收储经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新疆棉一方面是对新疆棉企积极更新改造大包型棉花整理设备并进行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的支持和鼓舞,有利于援助这些企业渡过临时的困难,使新疆有望领先在全国完成质检体制改革一方面也向棉花行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国家支持棉企加快大包型技改,参和仪器化公检的决心没有改变,今后国家将可能在政策上给予参和技改的整理企业更多实质性的倾斜,这对于进一步推进质检体制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坚定改革的方向和信心将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第二个特点,本轮收储工作较好地结合了当前的市场情况,既发挥了棉花政策性收储的作用,也兼顾到棉企的利益。在价格上,内地库点的收储到库高价格为标准级(328级)13600元/吨,新疆库点为13400元/吨。目前,内地交货的新疆产329级棉花价格基本在13500元/吨左右。同时,此轮收储对结算方式也作了相应的改进,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新疆棉按净重结算,净重结算价格在相应等级棉花公定结算价基础上每吨加400元。这一改进可能是考虑到棉花长期在疆内存放,当地干燥的气候导致的棉花自然亏重因素,通过这一方式予以适当的弥补,这也是新疆棉交储企业普遍关怀的,期望这一多有争议的问题在这轮收储过程中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此次收储公告的公布,距新棉开秤只有10天左右,虽然批收储数量暂定为15万吨,数量没有市场预期的高,但信任这只是步。非常要提到的是,在植棉成本不断攀升,农民植棉收益预期下降的时候,出台这项政策,对于抑制不断下滑的棉花价格,提振棉企和棉农的信心,稳定当前国内棉花市场,确保新棉收购的顺利开局,进而稳定下一年度的棉花生产意义尤为重要。我们期待这项政策会给市场带来积极的变化,并满怀信心迎接新的棉花年度的到来。 ocm7H8rLpJ
AAAFYYTRUYJY76I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 上一篇: 用“大豆纤维”创世界神话
- 下一篇: 不必指望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资金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