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家电下乡”之后是“汽车下乡”,综合“家电下乡”试点取得的成绩,笔者很怀疑是否还有推出“汽车下乡”的必要。
从公开渠道获得的数据来看,“家电下乡”三省试点的销售额为40亿元,距100亿元的初定目标相差甚远,那么全国推广之后计划的年均千亿销售目标能否达成呢?笔者以为非常困难,因为试点的四川、河南、山东都是人口大省,经济也较发达,但终并未取得理想的成绩,其他省市可想而知。
“家电下乡”如此,“汽车下乡”更难摆脱类似命运。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近日有一个预测,说是“汽车下乡”至少在2009年带来10万微型客车的销量,真是这样吗?笔者以为下列几个因素将影响到该目标的实现:
,“家电下乡”对“汽车下乡”造成冲击。前者将消耗农村家庭部分存款并限制其继续购买的欲望,而且相对于家电来说汽车属于大物件,即使财政补贴10%售价仍会很高,高价必定导致惜购,这是致命的。
第二,汽车使用花费庞大。买来汽车后牌照费、养路费、维护费、油费等花费是农村潜在购买人群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家庭收入状况,而该状况在经济危机下改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三,就业形势恶化助长了持币观望的心理。人保部估计今年将有2000多万农民工失业,这不但会削弱失业家庭的购买力还会给非失业家庭带来恐慌,从而抑制他们的支出意愿,特别是大额支出意愿,比如购买汽车。
可以说,影响“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的根本原因还是农民收入低,如果这一状况不改变,继续推行“下乡”活动不但收效甚微还会将农民仅有的本该用于生产的财富转移到城市,使农村陷入资金短缺局面,进一步制约农业进展以及农民增收,结果是得不偿失。
AAE4T45UY75T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