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国面料工业协会内部人士于20日向记者透露,目前车用面料品每年国内需求量有6250万平方米,而国内的生产能力仅能提供50%左右;汽车地毯每年需求量有1200万平方米,国内只能提供10%左右,“每年有40亿美元的汽车用面料品依靠进口。”
一辆汽车,除钢铁、塑料外,主要的部分就是布料品。据了解,一辆汽车所用非织造布大概在25千克左右,涉及汽车80几个零部件,包含汽车顶篷、地毯、座椅布料、安全气囊、安全带、轮胎、后备箱内衬、背衬、护板、过滤材料、篷盖布等,而且汽车对这些面料品的要求很高。功能性方面要求隔热、吸音、防滑、强度高、尺寸稳定、染色坚牢度和耐磨性好;装饰性方面要求美观、舒适、透气、去污、防火、吸水、抗老化、去静电等。
据交通运输部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会达到1000万辆,保有量会达到5500万辆,汽车用面料品用量会达到26.73万吨,汽车面料品的销售量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
但现在国产汽车用面料品还不能满足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需求,市场缺口较大。这并不只是因为产量不足,更重要的问题是品牌缺失。
浙江温州布森化学纤维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王毅近一直在努力和国内汽车整车厂的有关人员接触,想把自己公司生产的汽车门窗、仪表隔音材料介绍给这些厂家。然而一段时间下来,除了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谢保新攀谈了几分钟外,上海汽车、上海大众、广州本田等公司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接触到。
他对记者抱怨说,我们生产的汽车用布料产品,完管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和国外同类产品相差不大,但却很难打进整车厂的大门,“拒绝的理由很难让人信服。”
上述面料工业协会内部人士对此却有另一种看法:“这并不能完全说是汽车厂商的问题。据我所知,现在很多面料企业对于汽车面料品的高技术要求知之甚少,却一味抱怨人家不接受自己的产品。”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汽车布料的开发上,更加注重布料品的功能性和舒适性,环保、可循环使用的布料和具有更高安全性的布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织物开发朝着整体化、艺术化、个性化、舒适化方向进展。压花技术、高频焊接技术、纳米技术等先进的整理手段和后后整理技术都被应用在汽车织物当中。
该人士认为,我国的汽车布料品企业,大都是做工业用布、层压材料、PU涂层材料等,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单打独斗,没有形成规模,更不用说品牌了,“品牌缺失是我国汽车用面料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拦路虎”,国外长期形成的一整套系统的质量操纵体系和标准,也给我们的企业拓展市场增加了不少难度和变数。
国内生产汽车用面料品的企业总数究竟有多少,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字,但据记者了解,除了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外,大都规模偏小,研发能力弱。加之汽车用面料品的行业标准滞后、自主创新不足等原因,阻碍了我国汽车用面料品的进一步进展。
因此,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介良建议,要依托国内汽车用面料品的龙头企业,建站起中国自己的产品开发工程中心,并完快制定我国汽车用面料品行业标准,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打造中国汽车织物自主品牌,真正使我国的汽车用面料品在国际汽车零配件领域拥有话语权。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面料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关产业用面料品应用技术包含六个方面,其中,汽车用面料品含在非常装饰用面料品产业化专项中。目前,此项专项申报工作已经启动,下一步,国家会确定重点支持的技术和应用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有“汽车织物的低毒、低味技术”、“汽车装饰材料的再循环可回收技术”等,这将为汽车面料品科研开发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
AASDFDNHGCXE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 上一篇: 棉织物耐久阻燃整理的研究进展
- 下一篇: 防酸碱面料的指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