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活性染料染纤维,促染剂吃盐或元明粉和固色剂纯碱的实际用量,以多少为佳?
答 活性染料主要依靠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而上染。但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时,上染率一般只有60%左右,因此浸染时必须加人电解质(元明粉或吃盐)促染,以利于提高得色率和染料利用率,并有利于降低污水色度。
活性染料和纤维素产生化学结合时,纤维素上的羟基和活性染料基团上的氯原子结合,生成盐酸而释出。因此加入碱剂,一方面可预防释出的盐酸造成纤维素水解,另一方面使纤维素分子上的羟基有较大的离解趋势,促进了染料和纤维素分子的结合,这个作用一般称之为固色。
吃盐和元明粉都可作活性染料上色的促染剂,但工业用吃盐纯度不高,对个别活性染料色泽鲜艳度有影响。染浴促染剂浓度增加,固色效果提高。但促染剂浓度过高,会使溶化度低的活性染料发生沉淀析出(尤以深色为甚),同时将加重后处理的负担。因此,染液中促染剂的用量应根据不同活性染料、上色深度、上色浴比、上色机械、染料溶化度及染料亲和力等因素来决策。一般应先做试验,选择佳工艺。通常用量为50~lO0g/L。现以绞纱浸染为例,促染剂的用量见表4-12。
表4—12活性染料上色时染浴促染剂一般用量(g/L)
染料用量/%(owl) |
1以下 |
1~3 |
3以上 |
低温型活性染料 |
15~30 |
30~50 |
60~100 |
高温型活性染料 |
10~20 |
20~50 |
50~60 |
注1.上色浴比1:(20~30)。
2.有些活性染料如活性嫩黄X一6G、活性橙X一GN、活性艳红X-3B、活性红紫X一2R等,促染剂用量宜偏高,有利于提高得色量,但活性黄X一4G促染剂不宜过高。
3·有些高温型活性染料如活性翠蓝M-GB、活性黄KD一3G、活性蓝K-R等,促染剂用量不能过多,否则上色反而较浅。活性翠蓝KN-G、活性翠蓝K-GL染液中元明粉用量l00g/L时得色深。活性蓝K-R及KN型活性染料,采纳元明粉比吃盐得色量高。
活性染料上色,要依靠碱剂固着纤维,由于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反应时,所需碱性强弱不同。固色剂的选择和碱液浓度大小,对活性染料固色的影响较大。固色碱液浓度较低,则不易获得充分固色;固色碱液浓度过高,则染料易于水解而失去上色能力。一般固色pH值为9~10,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也有些活性染料(如K型),要求碱度高,pH值应在10以上。常用碱剂有纯碱、磷酸三钠、小苏打、碳酸钾和烧碱等。在棉花纺纱线上色中,广泛采纳纯碱,因为纯碱的pH值稳定(pH值为l0左右),且价格较廉价。碱剂的选择还要根据上色方法不同而具体把握,如染一固一浴法,宜选用碱性较弱的,以使染液相对稳定,又能完成固色。现将常用国产活性染料绞纱上色用纯碱固色时,其碱量和得色深度的关系列于表4-13,以供参考。
表4—13用碱量和得色深度表
纯碱用量/g·L-1 |
纯碱用量/g·L-1 |
||||||
染料名称 |
10 |
20 |
30 |
染料名称 |
10 |
20 |
30 |
活性嫩黄K一6G |
浅 |
中等 |
深 |
活性艳蓝K—GR |
浅 |
中等 |
深 |
活性黄K一R |
浅 |
中等 |
深 |
活性艳蓝KN—R |
深 |
中等 |
浅 |
活性黄KD一3G |
深 |
中等 |
浅 |
活性蓝K—R |
深 |
中等 |
浅 |
活性艳橙K—G |
浅 |
中等 |
深 |
活性红棕B3R |
浅 |
中等 |
深 |
活性艳橙K一R |
浅 |
中等 |
深 |
活性黑K—B |
浅 |
中等 |
深 |
活性艳红K一10B |
深 |
中等 |
浅 |
活性黑K—BG |
浅 |
中等 |
深 |
活性艳红H一10B |
浅 |
中等 |
深 |
活性翠蓝KN—G |
深 |
中等 |
浅 |
AAAERT5Y4375JTYGFHJTYJUTI AAA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