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家洗衣厂想开发涂料成衣染色,其工艺如何?
201.有家洗衣厂想开发涂料成衣上色,其工艺如何? 答 涂料上色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种上色技术。严格地说,涂料上色应该是颜料着色。它是借助黏合剂将颜料黏着在纤维表面而获得均匀颜色的后整理过程。由于颜料的颗粒直径一般在0.1~2μm不可能直接进入各种纤维,它对布料纤维也没有亲和力,上色后整理时不发生上染过程,所以是一种颜料着色。涂料上色有很多优点。 ①由于涂料对任何纤维没有亲和力,上色时不发生上染过程,对各...
-
兔毛皮是怎样染色的?
200.兔毛皮是怎样上色的? 答 兔毛皮属毛皮类,其上色工艺和棉织物大不相同。首先要将本白色干兔毛皮浸水回软、复鞣、水洗、中和,使之柔软、湿透,方可进行上色。 (1)工艺条件。 浸水:室温,按1:(12~15)浴比浸泡l2h。 回软:45~50℃按1:5浴比,加渗透剂JFC 0.5%(相对于干毛皮重),时间70min。 复鞣:50℃按l:5浴比,加铬液5%(相对于干毛皮重),时间3h,pH值3.5~4.0。...
-
溢流染色机染色时,浴比大好,还是小好?
199.溢流上色机上色时,浴比大好,还是小好? 答 早的溢流上色机是六角盘拖拉式(俗称拉缸),浴比约1:(20~30),后来不断优化成长管L型及圆筒U型、O型两种主要形式。L型上色机的储布管为长型平卧,其浴比略大于U型或O型。 U型或O型溢流上色机在降低浴比的进展中经过改进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织物全浸染型,织物几乎全部浸渍在储布的染液中,浴比为1:(10~15)。第二种是织物部分浸渍型,是20世纪90年代进展的布液...
-
如何在d—型段染机上将膨体腈纶纱做出膨松效果?使用何种柔软剂手感更好?
198.如何在d1—8型段染机上将膨体聚丙烯腈纤维纱做出膨松效果?使用何种柔软剂手感更好? 答 膨体聚丙烯腈纤维纱一般是用40%~50%的高收缩纤维和45%~60%的正规聚丙烯腈纤维混合后纺制,成纱后经过膨化处理。在膨化时,纺纺纱线结构中的高收缩纤维收缩,并趋向于纺纺纱线结构的中芯,而正规纤维不收缩形成波浪形卷曲,构成了纺纺纱线结构的外层。膨化后纺纺纱线长度收缩15%~30%,直 径增加2倍以上,具有良好的膨松性...
-
以上现象如何调整工艺?
197.以上现象如何调整工艺? 问:某厂是西北地区生产绒线的专业工厂,此前一直使用兰化聚丙烯腈纤维短纤和膨化聚丙烯腈纤维毛条。该厂改用大庆聚丙烯腈纤维短纤和膨体毛条,大庆聚丙烯腈纤维原材料无上色第三单体,饱和值仅1.7(兰化聚丙烯腈纤维为2.3),这给该厂在上色时造成肯定影响,特别是枣红、黑色等许多深色号得色较浅,无法达到客户要求,以上现象如何调整工艺并加以解决? 答 在聚丙烯腈纤维(即聚丙烯腈纤维)中,一般含丙...
-
活性染料染深色,染料用量为%owf还达不到深度要求,怎么办?
196.活性染料染深色,染料用量为8%owf还达不到深度要求,怎么办? 答 活性染料用量为8%(owf)还达不到上色深度,这个问题要问你用的是什么活性染料?上色工艺处方是否合理?因为,活性染料的型号很多,牌号也很复杂。有些活性染料对棉纤维的亲和力高、有些并不高,上色深度不仅和染料的上染率大小有关,同时也取决于染料和纤维的反应能力。活性染料的品质也有很大差异,有些商品活性染料含有已水解的染料,严峻影响使用价值。因为活...
-
活性染料染纤维,促染剂食盐或元明粉和固色剂纯碱的实际用量,以多少为佳?
194.活性染料染纤维,促染剂吃盐或元明粉和固色剂纯碱的实际用量,以多少为佳? 答 活性染料主要依靠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而上染。但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时,上染率一般只有60%左右,因此浸染时必须加人电解质(元明粉或吃盐)促染,以利于提高得色率和染料利用率,并有利于降低污水色度。 活性染料和纤维素产生化学结合时,纤维素上的羟基和活性染料基团上的氯原子结合,生成盐酸而释出。因此加入碱剂,一方面可预防释出的盐酸造成纤维素...
-
何谓活性染料的SERF值?其意义是什么?
195.何谓活性染料的SERF值?其意义是什么? 答 活性染料在竭染过程中,为了反映上色过程中的四个上色特性参数,分别用s、E、R、F来评价染料的上色性能,为活性染料上色制订佳工艺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1)5、E、R、F分别的含义。 S值:代表染料对纤维的直接性(Substantivity),用添加盐后30min的吸附率表示。或加碱前纤维对染料的吸附率。 E值:代表上染的吸完率(Exhaustion),用加...
-
活性染料筒子染纱后,若颜色不合格需要修色,如何处理?
193.活性染料筒子染纱后,若颜色不合格需要修色,如哪里理? 答 活性染料筒子上色后,如发觉色泽不合格时,可用下列方法进行修色。 (1)直接加料法(此法用于色浅或太暗时)。 ①将染液全部排出,重新配制新液,上色时间要长。 ②排液一半,并重新加染液,升温至80℃,保温上色30min。 (2)剥色再加色法。 ①基本剥色。非离子渗透剂2g/L,纯碱5g/L,剥色剂2~3g/L;(80~100℃)×20min,热...
-
活性染料筒子染色时常见疵病及解决方法是什么?
192.活性染料筒子上色时常见疵病及解决方法是什么? 答 筒子上色染活性染料时常见疵病大致有如下几种。 (1)色斑。造成原因如下。 ①染料溶化不好或未完全溶化,染料未过滤加入染缸。 ②加盐、加碱时未先溶化加入,局部促染导致固色太快、太深。 ③固色剂错误提前加入,造成局部颜色过深。 (2)筒子内外层颜颜色差异异。造成原因如下。 ①染料选择不合理,染料升温太快或温度升得太高。 ②盐、碱次加入量太多或未溶化...